尽管说攻城的难度是大于守城的,但这仅仅也是建立在双方战斗力持平的情况下,像魏军和蜀军这样不对等的战斗能力,这个理论就未必成立。
所以说,霍弋现在的压力山大,魏军的攻势如潮,一波未平,一波又起,不断地向着味县的城头发起着进攻。
蜀军的防守已经是竭尽全力了,所有能使用的武器统统都派上了用场,但面对蜂拥而至悍不畏死的魏军,蜀军的防御力量还是显得严重的不足,整个城池的防线,都显得芨芨可危。
魏军这次的进攻,打得确实是十分的坚决,虽然说战斗造成的伤亡代价很大,但这一点也不影响魏军的士气,反而是更加地激励起了魏军的将士的斗志,让他们的进攻愈发变得凌厉起来。
不得已,霍弋只能是从南东北三面抽调过来一部分的兵力进行协防,尽管霍弋也知道这么做的风险,毕竟在魏军填平所有的护城河之后,魏军都可以随时对各个城门进行攻击,就算暂时没有发现魏军的进攻迹象,守军都不能掉以轻心,否则魏军突袭而至,味县城就危险了。
但现在霍弋似乎顾不上那么多了,西门的防守已经是芨芨可危了,如果再不调兵增援的话,很可能西门就守不住了,仗打到这个份上,霍弋也只能是头痛医头,脚痛医脚,顾得了眼前再说。
不过霍弋在调兵的时候,也没有将其他各门的守军全部抽调一空,而是各抽调了一部分,多少还是留有余地的,毕竟城池的防御,都要做到面面俱到处处兼顾,不能厚此薄彼,留下隐患。
各门抽调走了一部分兵力之后,自然防御能力会下降不少,这个时候,霍弋便给各门的守将下令,让他们提高戒备等级,一旦遇袭,立刻上报,同时全力进入防守战斗,不论出现任何的情况,都绝不容许出现弃守城墙的情况发生,违令者,立斩无赦。
毕竟霍弋分身乏术,他本人在西门督战,倒是可以指挥西门的战斗,但如果东门南门北门也遭到了魏军的攻击,那霍弋根本就无法亲临前线指挥了。
一旦出现这样的情况,就必须要求各城门的守将必须都有誓死而战的决心和勇气,不管魏军的攻势如何,他们必须都得顶住。
一个城池就如同是一只木桶,无论哪一块木板出现问题,这只木桶都会漏水,城池的防御也是同样的道理,城池的四门,没有谁比谁更重要,不管是哪个城门出现了问题,最终都会导致城池的失守。
想要保住城池不失,就务必得做好各个城门的防御,不管哪里,都不能出问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