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05章 朝堂之上,针锋相对!(2 / 2)

张贲说着,走到第一排站下。

左右扫了眼,却看向身旁之人。

“丞相可曾见到沈大人?”

廉鹤儒闻言微微低头。

“未曾见到。”

张贲了然,收回目光。

却似是感受到了什么,转头深深的看了眼廉鹤儒。

但并未再开口……

很快,王公公在公主的授意下再度走出。

“有事起奏,无事退朝。”

话音刚落,已经传来一阵声音。

“臣有本奏。”

开口之人正是刑部尚书李必。

从人群中走出,立刻恭敬冲着镇国太平公主开口。

“昨夜臣奉公主、张公之命连夜调查兵部尚书李敦一事,已有结果。”

此言一出,太平公主立刻美眸一亮。

“有何结果?”

“兵部尚书李敦,串通京兆尹,意欲配合太尉韩震谋逆一事,乃是事实!

虽然他并未真正动手,但却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。”

话音落下,顿时引起朝堂百官哗然。

要知道,李敦可是兵部尚书,地位颇高,竟然也参与了谋逆!

这如何能不让人吃惊!

不过,这还不是最为让人震惊的。

“李敦虽然并未直接参与谋逆,但他起到的作用,却至关重要!

他正是连接太尉韩震和御史大夫沈如墨之间的关键人物!”

当李必开口,全场轰动!

“什么?!沈大人竟然也参与了谋逆?!”

“开什么玩笑!当朝三公之中竟然就有两人谋逆?!怎么可能?!”

“是啊!李尚书,事关重大,这件事情可不能信口胡言啊!”

……

全场沸腾,文武百官议论纷纷。

更有人质疑这个消息的真假。

镇国太平公主明显也是被这个消息惊到,连忙开口。

“李尚书,三公本都是我大汉的支柱。

如今太尉韩震谋逆被杀,竟然现在又说和御史大夫沈大人有关。

这件事情绝对不能有半分疏忽!

你可有确凿的证据?”

李必闻言,再开口之际,言之凿凿。

“臣这里有李敦亲笔书写的服罪贴,更有他亲手按的手印。

铁证如山!”

王公公立刻下去从李必手中接过服罪贴,恭敬的递到了太平公主的手中。

只一眼,太平公主的脸色已经难看到了极点。

上面李敦所书之言,全都是这三年“谋天大计”开始之后,所犯之罪状。

每一条都足以将其革职查办!

连在一起,就是凌迟处死也不为过!

要知道,李敦可是兵部尚书,甚至送往西北前线的将军,都有半数是他的人!

现在她算是明白了,为什么西北边塞那么容易就被攻破!

明明有大汉十五万大军驻守,突厥集全国之力也不过十万之数,却竟然毫无征兆就兵败如山倒!

原来这半数将军都是意图谋逆之人!

如今听闻韩震被杀,谋逆被镇压,生怕牵连自己,只怕早就萌生叛逃之意,如何还能有心抵挡突厥人?!

太平公主被气的浑身发颤。

她甚至有理由相信,如果皇兄能醒过来,听见这消息绝对会被气得吐血!

“哼!

真是好大的胆子!

沈如墨在何处?!”

在场文武百官见到公主动怒,都是心中发慌。

纷纷看向第一排,却只见到丞相廉鹤儒和太尉兼大将军张贲两人,未曾见到沈如墨的影子。

正在人群沸腾之际,刑部中郎郑华犹豫好一阵,终于硬着头皮走了出来。

“臣、臣今日见了沈大人。”

“在何处?”

太平公主急忙开口。

谁知道,郑华深吸一口气,说出两个字。

“死了。”

此言一出,轰动全场!

人人震惊。

谁也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!

张贲也是回头看去。

“到底怎么回事?!”

太平公主顿时大怒。

本想将这个位列三公却心存谋逆之举的叛臣抓住,凌迟处死,谁知道竟然死了?!

“今天早间,我路过一处市集口,见到一辆马车停在路中间,四周围观人众多。

我赶着上朝,没仔细看,只看到车厢内似乎有血迹。

现在回想起来,那马车跟沈大人府邸的马车很像……

不过公主放心,现在应该已经有人报官。

我们一定会查个水落石出。”

太平公主俏脸难看。

虽然心中不干,但也只能等查明情况再做定夺。

接着,看向张贲。

昨夜都已经商量好一切,自然知道张贲有关于变革之事要说。

张贲了然,上前一步。

开口之际,却让满朝文武一怔。

“臣有本奏。

但奏之前,却有些话想说。

臣已经派人搜寻帝都,要将这还潜伏其中的东瀛人找出来。

只是,一夜过去,禁卫军指挥使杨虎却说掘地三尺,却一人都没找到。

由此,臣可猜测。

东瀛人熟悉帝都地形,更有安全之所,才导致杨指挥使也空手而归。”

朝堂之上,寂静一片。

人人皆目露不解之色。

显然,不明白张贲此言何意。

“张公有话便请直说。”

太平公主也是忍不住开口。

“帝都之中,本无藏身之处,那又有什么地方是安全之所呢?

只怕,应该就在某人府中。

此人,还得位高权重,否则如何能跨国联系东瀛人。

思来想去,臣觉得,只有两人符合。

一人便是御史大夫沈如墨。

但沈大人死了。

而且还是昨夜被人杀死在马车之中。

如此着急,恐怕有杀人灭口之嫌疑。

如果我猜的没错,杀他之人,恐怕也是东瀛人才对。”

张贲说着,当着所有人的面突然转身,看向丞相廉鹤儒。

眼中闪过一抹复杂之色。

“我说的可对?

廉大人。”

此番话一出,全场哗然。

虽说此番话不无道理!

只是,张贲竟然指向丞相,却令的不少人心生不悦。

“丞相为官几十载,历经两朝,平日里更素来不争不抢。

怎么可能串通东瀛人?!”

“是啊!这都是猜测!又不像是沈如墨那般有确凿证据!

若是有证据也就罢了。

没证据,我看张公有心排挤异心才是真的吧!”

……

纷纷议论之声,让镇国太平公主也是神色复杂。

她虽然相信张公,但廉鹤儒乃丞相,文官之首,如何能这么轻易就怀疑揣测!

张贲却自始至终神色不变,仿佛对耳边纷纷议论之声视若罔闻。

只是看着廉鹤儒,神色平静。

“不知廉大人可敢让人进府调查一番?”

(未完待续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