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110章:宰相大变动(1 / 2)

奋斗在盛唐 牛凳 1391 字 14天前

此时此刻,李隆基牙关紧咬,双目紧瞪,气势汹汹,看那意思,一言不合就要掀桌子了!

但是,崔耕却上前一步,拦在了他的面前,沉声道:“敢问临淄王,崔某人的主意,有何不可?”

“我……”

李隆基其实也没什么正当的反对理由,只是因为这个结果,太过损害了自己的利益了,才强烈反对。

好么,先用薛稷换掉钟绍京,再让薛稷和崔日用同归于尽。眨眼间,这宰相班子里,自己的心腹只剩刘幽求了。就算加上自己本身也才俩人,占不了什么绝对优势。

父皇简直是拿自己当傻子在耍啊!

他没好气儿地道:“若是有人和你崔相谩骂斗殴,你也去职?”

崔耕毫不犹豫地答道:“当然。除非我打不还手,骂不还口。”

“那若是有人心怀叵测,无礼谩骂殴打,逼着你还手呢?”

崔耕伸出三根手指,道:“其一,这条规矩。是宰相互相谩骂殴打才会启动。若是一方谩骂殴打,一方逆来顺受,就仅需挑事儿的那一方去职。一个宰相宁愿不要官位,也要拉着另外一个人同归于尽,这种情况应该不多。其二,作为被打之人,身为国家宰相,难道连这点气度都没有?须知宰相肚里能撑船啊!其三,若被打之人有了准备,完全可以使对手偷鸡不成反蚀一把米。”

……

这样,崔耕对答如流,完美解释额了这个政策。

事实上,天地良心,这两名宰相争论谩骂,就必须双双去职的主意,跟崔耕关系不大,乃是李旦的首创。今日让崔耕提出来,只是为了李旦和李隆基不至于撕破脸罢了。

在历史上,李旦就是靠这招,让薛稷自爆,炸掉了崔日用,去李隆基一臂膀。

从那以后,这条规矩成了定例。从唐至宋乃到明,不知多少宰相利用这招“天魔解体大~法”,和对手同归于尽。

李隆基辩无可辩,深吸一口气,道:“崔日用和薛稷去职之后,不知该何人继位?”

崔耕道:“某举荐两个人,一为姚元崇。他原本就官居礼部尚书之职,神龙政变有功,理应进位为宰相。不过可惜,因为姚元崇哭则天大圣皇后移宫,被先帝贬为亳州刺史。如今时过境迁,是不是应该把他召回朝中了?”

“姚元崇”这个名字还真让李隆基难以拒绝。

此人不仅是李旦手下头号忠犬,而且和李隆基走得颇近。就是当初他哭则天大圣皇后,里面也有李旦指使的影子。姚元崇被贬亳州,从某种程度上讲,是代为李旦受过了。

另外,姚元崇人品好能力强,在朝臣中威望颇高,无论从哪方面来讲,都是宰相的天然候选人。

最终,李隆基点头道:“姚元崇为相,本王并不反对,那另外一个人呢?”

“另外一个人,就是宋璟。”

宋璟在武则天当政的时候颇受重用,甚至敢于和二张兄弟打擂台。但是,到了李显当政的时候,就没那什么幸运了。

李显任人唯亲,可不管你贤德不贤德的。他当政之后,宋璟因为得罪了韦后和武三思,被贬为贝州刺史。

如今把他招回来,是符合“拨乱反正”的大气候的。

最关键的是,宋璟和各方的关系都不远不近,既不算李旦的人,也不算李隆基的人,更谈不上是崔耕的人。

李隆基想了半天,也没什么合适的理由反对,只得道:“宋璟不错,可以为相。”

李隆基李旦和崔耕意见一致,此事就定了下来。

李旦下旨,将姚元崇和宋璟尽皆招回朝内。姚元崇为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。宋璟为中书令,也是同中书门下三品。

薛稷和崔日用尽皆去了相位,其中崔日用为雍州长史左散骑长侍。薛稷为太子少保,晋国公。